辨清自然馈赠,守护绿色校园
——后勤处开展“识野菜·护生态”主题活动
春风拂过山东英才学院,桃花树下、草坪边缘、林荫道旁,荠菜、二月兰、紫菜地丁等野菜悄然生长,为校园增添一抹野趣。然而,野菜种类繁多、形态相似,如何科学辨别?随意采食是否存在隐患?3月29日,后勤处发起“识野菜·护生态”主题科普活动,引导师生正确认识野菜,共建安全生态校园。
一、野菜≠“绿色食品”:后勤处科普辨真伪
“许多野菜外形相似但属性不同,误采误食可能引发中毒。”3月29日,后勤处在山东英才学院南校区开展“野菜识别小课堂”,向师生普及常见野菜特征。
二、校园常见野菜及辨别要点
1.荠菜:叶片呈羽状分裂,边缘有细齿,春季开白色小花,常成簇生长于草坪边缘。
2.蒲公英:锯齿状叶片贴地生长,黄色花朵成熟后形成白色绒球状种子,根系深且易断。
3.二月兰(诸葛菜):十字花科植物,叶片羽状分裂,春季开淡紫色小花,成片生长如紫色花海。
4.苦菜(中华苦荬菜):叶片细长带锯齿,折断后渗出白色汁液,开黄色小花,味苦。

5.车前子(车前草):叶片卵形,叶脉明显呈弧形,穗状花序直立,种子可入药。

6.小蓟(刺儿菜):叶片边缘带细刺,茎部有白色蛛丝状绒毛,开紫红色小花。

7.紫花地丁:心形叶片丛生,花呈深紫色带白色条纹,形似蝴蝶。

8.地黄:全株密布灰白色绒毛,花冠筒状呈紫红色,根茎肥厚。

9.白蒿(茵陈蒿):茎叶密布白色柔毛,有特殊香气,幼苗期呈灰绿色团状。

后勤处特别提醒,校园野菜长期接触绿化药剂、汽车尾气等,且因日常养护需要可能残留农药,不具备食用条件,切勿因“纯天然”标签盲目采食。
三、安全护绿:多措并437ccm必赢国际织密防护网
针对春季野菜生长旺盛现象,后勤处推出系列管理措施:
1.强化巡查:后勤工作人员每日巡查绿化带,及时清理有毒杂草,修复因采摘受损的植被;
2.设立警示区:在野菜密集区域增设“观赏勿动”提示牌,标注潜在风险;
3.环境优化:通过补植观赏性花卉、铺设步行道等方式,减少师生踏入绿化带的需求。
四、师生共治:从“认知”到“行动”
“以前只觉得野菜是杂草,现在知道它们也是生态系统的‘螺丝钉’。”参与活动的张同学表示。后勤处负责人表示,通过本次活动,将引导师生用观察代替采摘,用镜头代替铲子,逐步推动师生从“好奇者”转变为“守护者”。
五、守护绿意,共享春韵
野菜是自然的馈赠,亦是生态的考题。后勤处呼吁全体师生:辨其形,知其性,远观而不亵玩,让每一株植物在春日校园中自由生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