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25日,通识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召开课程考核方案专题研讨会,全体教师与会。会议由程晓萍、吕梦然两位教师分别围绕大学日语及英语学科,就课程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建设与改革方案展开汇报。

程晓萍老师在汇报中,针对日语课程考核改革进行了系统阐述。她通过实证研究,剖析了现行考核模式存在的局限,并提出以能力矩阵模型为核心的大学日语评估体系重构思路,她建议搭建由语言认知、交际实践、文化调适构成的三维评价系统,对学习者语用能力从起步到进阶的全过程进行跟踪,实现全周期、精细化评估,与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无缝对接,助力学生将日语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。

吕梦然老师则将目光聚焦于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改革。她全面梳理了现存问题的结构性症结及改革路径,针对上学期在线考试中暴露的问题,提出了解决方案。吕老师主张借助创新数字化考核形式、搭建智能监考技术矩阵等手段,维护考核流程的学术规范性与公信力,确保英语教学考核的严谨性。
在专题研讨环节,全体教师充分利用跨院系、跨专业整合的学情数据库,紧密结合现行考核方案的实际执行效果,根据学生专业特色与学习历程,开展多维度、跨学科综合分析。通过反复推演不同考核模式在教学中的适配程度,量化多维效度指标,共同设计出分层优化的实施路径,旨在构建精准且动态的评价生态系统,切实提升外语能力培养的实际效能。
本次研讨会对公共外语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划,构建了多维指标的改革框架。在后续推进过程中,公共外语教研室将遵循试点先行、梯度推广的原则,依托教学全流程动态监测机制与多维度数据反馈体系,循序渐进推进考核评价机制的持续完善。